I miss Taiwan very much, but I don't really want to return Taipei and work there now. I think I still have some time to take a look of the world. China has an extreme large market, which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global, whereas Taiwan has a very limited market, which is suffering terrible political intervention, the worst part I am always worried about. I, personally, like the last paragraph: if you are still young, you can take time to get some working experien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f you already have children and work well in Taiwan, please support your children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Please don't merely focus on the issues about the island and become parochial in political interests.
作者: MirrorHu (Mirror.Hu)
標題: 圍爐夜話之台商老闆篇
時間: Tue Dec 25 23:50:58 2001
本篇文章已徵得原作:林龍震老師同意,歡迎自由轉寄與流傳
E-1 大陸投資環境
E-2 大陸的優勢與風險
E-2-1 容易在大陸賺錢的行業特性
E-2-2 容易在大陸認賠的行業特性
E-3 對大陸投資者的忠告
E-3-1 合資或獨資?
E-3-2 投資者對大陸事業的心態
E-4 人才的聘用問題(大陸的學制)
E-5 臺灣人的韌性與弱點
E-6 後記
附錄E 新圍爐夜話(大陸問題之台商老闆篇)
<<前文提要>>
依照以往慣例,龍震老師都會在您學習末了之時,依據自己的學習心得與當前的職場變化與您交心的深談一番。希望能在不限主題與輕鬆的氣氛下,讓您再比對他人的經驗,來充分擴充於電腦應用科技以外的眼界。因為職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這還是學得到的;與其比較起來,更形重要的社會經驗與成就事業的想法就不一定想學而有人願意教了。這點,大概不會有人反對。
從本系列書籍裡的那本平面畫圖起,龍震老師與弟子們在公元 2000 年底於北京齊聚一堂,在異鄉的土地上,展開了一段溫馨但卻主題嚴肅的話題。這個話題不但充分勾起了弟子們對大陸急切的期盼瞭解,同時也希望龍震老師的經驗與建議能提供他們個人生涯規劃中的重要參考。於是,一場針對「台商幹部」的對談,於焉展開。而現在要記述的,則是另段屬投資層面的「台商老闆篇」對談記要...
(貼圖 APPE-a)ok
E-1 大陸投資環境
(主題開場)
臺灣的企業主體是中小企業,因此,要到大陸投資做老闆,對這群中小企業主來說,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只是,在這之中,有人順利圓夢了,有人卻鎩羽黯然而歸。境遇的不同,迄今仍沒有完整的資料可論述究竟成功或失敗的那一群人有多少,或是成功失敗的肇因為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到大陸來投資的臺灣人,其心態都是樂觀的,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就是那個倒楣的。
(學生提問)
『老師,依您看大陸的投資環境真的有報紙形容的那麼好嗎?我們要以何種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
(老師答覆)
『全世界沒有一種投資環境是十全十美的,這個一般能長久做老闆的人心裡都清楚。通常他們只相信眼睛所見,所以報紙媒體要怎麼說,不會對這批人產生任何影響。因此,理智來講,投資環境好不好是「比較題」而不是「是非題」。
換句話說,今天要不要到哪裡去投資,投資者會去看該投資環境是否要比臺灣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然後,才是再去挖掘在這個比較好後面,是否存在什麼陷阱。對目前正準備到大陸投資的同胞來說,投資前的風險評估已經變得很重要,因為現在去已經算是晚的了。怎麼說呢?早來的投資者在這幾年美國景氣大好以及大陸政經情勢穩定的情況下,早已賺回好幾個投資額了,但以現在的景氣以及大陸即將加入 WTO 的情況下,風險已經增加,除非投資的行業具特殊性,競爭者少,否則心態上要保守。
以下就提供幾個有關投資環境評估的重要評量因素供各位參考:
1.與您專業有關的地域環境。要在大陸的哪一個地區落腳,您要考慮到的可能是:您的上下游協力廠都在哪裡?(如果您的專業有上下游協力廠的話)、交通往來的費用如何?以及當地的氣候風土環境適不適應..等問題。目前台商在大陸各地都有,但以分佈在廣東、上海的最多。由於近來上海、蘇州等地的招商條件優渥,且多屬高科技園區,因此,預估台商的熱門投資地點有
由廣東華南向江蘇華中北移的趨勢,此現象於三通後將更為明顯。
2.投資優惠的條件環境。到大陸投資就是要賺錢,那麼在什麼投資條件下會有優惠?優惠政策的執行力又如何?這二個評估因素可能要就當地政府與當地台商協會二方面包抄探聽才能稍窺真相。
3.稅制的環境。外國公司到另一個國家去投資不比在自己本國,特別要在稅制上守法,以免有把柄落入地區政府或中央政府的手中,成為未來要脅的手段。因此,在稅制上的權利與義務要特別清楚。尤其是工廠,這部分的問題較為複雜,千萬不要為了方便或一點小便宜,而在未來吃上大虧。
4.人力或人才資源的取得環境與成本計算。這部分不需特別說明,是大家都會去做的評估事項。
5.官僚體系的干擾性與政策延續性。在大陸,官員為了「招商業績」,無所不用其極,任何手段都可以使上,但是一樣的位置換了個人,先前的承諾與後者的政策延續性就有待觀察。尤其在非熱門投資區域,這部分已有許多惡例發生,影響投資至巨,這也是外界批評投資大陸風險性最高的項目之一。
因此,台商多半以群聚、增加我們自己團結籌碼的方式來應付這種風險,以保護自己的投資。』
E-2 大陸的優勢與風險
(學生提問)
『老師,那麼現在在大陸上的台商是哪些行業在賺錢呢?大陸的市場是大,但是錢真的那麼好賺嗎?它究竟存在哪些吸引人們的優勢?又存在哪些看不到的風險與陷阱呢?』
(老師答覆)
『沒錯!任何地方的投資都會有其存在的優勢與風險。不過,不論是優勢或風險除了聽聞之外,都要自己親身去體驗求證,不要人云亦云,聽信他人一面之辭而妄下決定。同樣的,今天我在這裡所談的,也僅止於我個人親身的聽聞與體驗,以及具代表性的論調,但也不能代表全面。』
E-2-1 容易在大陸賺錢的行業特性
『所以,要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們得由容易在大陸賺錢的行業談起...以下,就是比較容易在大陸賺到錢的幾個行業:
1.外銷型傳統產業。大陸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價格低廉人力優勢。因此,外銷型且人力需求量大的傳統產業是第一個最先被吸引到大陸投資的對象。這批老闆最早的在十幾年前就已進入大陸,而在 1995~1998 年時達到高峰。由於當年傳聞鄧小平過世將引發政局不穩,且又有香港 97 回歸後的不確定因素,所以國人對大陸的投資還多半心懷恐懼。然而,這批老闆當時所抱持的投
資態度就是:「與時間對賭」。意即如果因為錯估形勢而導致損失,那麼就算賭輸,而「願賭服輸」;但是如果局勢相對穩定,那麼這些投資就沒有理由會虧本。再說,那個時候,美國本土景氣非常好,外銷工廠老闆手上的訂單一堆,正苦無勞工可應付,因此,願意去大陸的老闆很多。如今,事過境遷,事實證明:這些老闆早就賺回十幾個當初的投資額了,這從他們的工廠
一再擴大,人工人數一再增加可以得到證明。如果你是這種型態的廠老闆,不用我多說,你也會考慮的。
如此看來,只要不在經營或資金週轉上出了問題,外銷型產業比較容易利用大陸賺到錢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產業所賺到的錢並不是大陸錢,而是外銷對象的錢。
只是,外銷型產業原本在過去就有豐富的國外投資經驗,只是現在是從以前的東南亞地區轉移到中國大陸而已。「逐低廉人力而居」本來就是他們的特質,所以經常衝在最面。唯一會影響他們的,就是像現在美國景氣走「硬著陸」時,就對他們影響較大。所謂「硬著陸」就是指:國家經濟在短期間的猛然下降。這樣的現象經常會讓政府的經濟政策措手不及,而民間也會感覺難以適應;相對的,「軟著陸」就是指經濟在一段時間內緩慢下滑,讓政府與民間都能有時間來找出刺激的對策與適應方式。而股市的表現則經常最能反映這兩種型式的景氣指標。
臺灣外銷中、小型產業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因為這群老闆在臺灣的繁榮過程中,嚐到了坐擁工廠土地等待升值的甜頭,經常工廠外銷利薄,不一定賺得到什麼大錢,但是土地升值後所得到的暴利,總是會讓老闆們笑顏逐開,而惦念不已。這樣的心態自然也帶到了大陸,並在設廠談判時對大陸當局有所期盼。說「卡位」的另一面就是「卡土地」,且是老闆們大夥兒的共同心事,那真是一點也不為過!即便他們知道大陸的土地是公有制與租約制,炒作不易,但是台商也知道當他們決定設廠後,自然會以工廠為中心,進而帶動了周邊的房屋租價格、房價與消費力;換句話說,在大陸設工廠會有很明顯的「造鎮」、「集資」、「集中人口」、「集中消費」..等經濟效益,這不但是當地政府所熱衷迫切希望的,也是台商自己就能掌握有利的籌碼。已經有很多的個案經我私下觀察後顯示:台商與當地政府「充份合作」所達成的「雙贏」默契,已經進而演變成一個「共生」經濟體,而這個經濟體也因為後續的台商加入,而正在成長中。誰說生意人是笨蛋?一天到晚說沒賺錢的地方還拼命去!
在公元 2001 年的今天,如果才要考慮去大陸投資的外銷型產業,其風險反而大。因為國際景氣,尤其是美國已經衰退了,同時大陸上值得卡位的投資地區差不多都已被先到的外商卡得差不多了,大家可別忘了,大陸並不是只有台商來投資而已!外銷型產業經常賭的就是時間與機會,一旦坐失良機,後來才去,那要再下的功夫與代價就要更大了!
2.現金交易產業。很多人都在談「康師傅」傳奇,而「康師傅」也的確是台商投資大陸內銷市場的一個異數。之所以造成這個異數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只能將之勉強歸於「現金交易產業」。所謂「現金交易」指的並不全是純現金生意,而是只要回收期短的都稱之。在大陸,要賺大陸人的錢是很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的收入低,消費力也低。因此,在大陸上,要賣東西不難,但是要收款就「很難」,賴帳的比例很高,經營者要是不「心狠手辣」一點,吃虧的總是自己。「康師傅」的投資老闆在臺灣不獲知遇,但是在大陸卻飛黃騰達的原因是:
●因為當時「速食麵」在大陸上的本地競爭製造商規模不大,且多未採用高效率化的機器設備生產。「康師傅」迅速的滿足了市場上的胃納。
●「速食麵」在大陸叫「方便麵」,其價格一般人都消費的起,具備了市場的普及性。
●「方便麵」這種具本土消費特質的食品產業,西方人本來就不容易做進來,「康師父」又將其改得更適合大陸人口味,自然風靡市場。
●由於銷路好,短時間品牌已經建立,所以貨款短期可回收,企業的現金週轉非常充裕,自然可以持續經營。
換句話說,要在大陸做內銷,「現金回收期」(在大陸叫「回款」)的長短才是重要的關鍵因素。所以,大家不要老是看大陸市場大,就搶一窩蜂,要看錢收得回不回來才是本事!而在大陸「回款」期短的行業屈指可數,多半要有非常手腕。這還是有一個內在因素的。因為大陸人長久以來在共產的制度下,已經養成了貪小便宜的心態,學生貪一點學校的、員工貪一點老闆的、單位貪一點政府的,政府貪老百姓的,上下都習以為常的。再加上對外商投資者本來就有:「你反正有錢,貪一點你的,你也不會怎樣,就當施捨!
」的心態,所以跟大陸的內銷經銷商們做生意,他的貨款能拖就拖,如果遠在天邊,他就逍遙的等在那邊,賭你不會因為要收這個貨款而坐飛機或火車去要帳(因為他們總是很精明的將貨款控制在你會認為追款划不來的情況下,而讓你打退堂鼓)。這樣的損失積少成多,內銷生意自然就做不下來了。
因此,如果不是像門市等現金交易的生意,在大陸做內銷就要非常考慮。「康師傅」的成功只是一個特例,不足以老是拿來做為投資大陸內銷生意能賺錢的樣板。同時,只要是食品業都具有這個共通特質,因此,像是統一的礦泉水、各式飲料,冷凍食品業的龍鳳水餃..等一堆,全部都已經可以在市場上看到。坦白說,現在到大陸超商的飲料、方便麵與冷凍食品專櫃看,你簡直會以為人在臺灣。幾乎所有臺灣的食品品牌都全員到齊,排排站給你選!
不過,外國人也不是省油的燈,任你大陸這樣保護自己的市場,幾乎所有的現金交易就只能由你大陸人做,我們外國人就做不得。美國人就是在 WTO 的談判桌上猛擊這一點。換句話說,美國人也知道今天大陸內銷市場的問題在於中共壟斷了內銷的經營權,而使內銷的現金收益幾乎全數掌控在大陸政府所矚意的單位或公司手中。進入 WTO 後,此保護將破局,已經在大陸投資的外國投資者將可以大肆的建立自己的經銷或門市據點,自己賺自己收,以保住經營命脈。而在臺灣已做慣現金或門市生意的業者,也可以開始考慮到大陸攻下自己的事業據點了。
3.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是目前中共對外招商條件最豐厚的產業。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陸吸引前面所談的外銷型傳統產業的第一階段目標已完成,充斥著太多以人力為主的產業對中國大陸的產業體質並無助益,所以,對於還要投資的傳統產業,優惠條件已不如以往。而現階段所要爭取的當紅產業自然就是屬技術層次較高的高科技產業。比當年吸引外銷型傳統產業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中共目前的對高科技產業招商手法簡直是優惠再優惠,機關算盡,手段盡出。臺灣報紙報導:有人向阿扁總統說在大陸的地區政府大官半夜還能台商送洗腳水,而反問臺灣政府能為台商做什麼?我個人覺得該仁兄以此問題來詰問總統簡直荒唐可笑!臺灣政府的政策落後於民間的腳步是應該檢討與批評,但是用大陸官員的熱情來評擊臺灣政府官員是非常自失立場的。
各位要知道:大陸現在只要聽說要投資高科技產業,你要大官叫你一聲「爹」,他都會照辦,更何況是端洗腳水!如果要端洗腳水才算是政府有誠意、有效率,那到美國去投資也沒看到人家美國官員出來為投資者端洗腳水啊!
全世界的資金還不是照樣往美國去。所以,這只能反映出我們確有某些台商有「財大氣粗,有錢就是大爺」的不正確心態!
因此,從「在商言商」的角度看,在大陸這種對高科技產業實在是優惠的不得了的政策下,的確令人心動。從先前外銷型傳統產業登陸的經驗與案例看來,對高科技產業的老闆來說,這局賭注已經轉移到他們這邊了。不過,由目前老闆們的普遍心態來觀察,現在大陸的政治面已經要比 95、97 年穩定許多,高科技產業老闆唯恐的是卡位過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4.智慧型產業。智慧型產業是大陸人比較想像不出來的行業。通常這類產業的特質是:屬小企業,不需要提供固定的地點上班,需要的是可以兼職性的設計人才。這類產業通常看上的是大陸層次高且具實務經驗的特殊軟體人才,然後以專案委托的方式設計出投資者需要的東西出來。例如,泉州的雕刻是很有名的,但是他們沒有市場觀念,所以經常有臺灣的相關專業投資者,先
行設計出具市場喜好的內容,再以此創作內容來要求大陸的雕刻師父創作,最後再以最低成本取得,轉回臺灣即可高價賣出。電腦軟體方面的專業也有異曲同工之效。這都是因為大陸的高階技術人才並不缺乏,且價格的確要比臺灣廉價多了。由於他們並沒有「包裝」或「商業化」的觀念,因此,只要你懂得這行技術門道,那麼就可以先以自己的創意來開出製作規格,然後再到大陸上來找低價的熟練人才做,自然可以賺錢。當然,你要先做的就是到大陸上來建立這些人才網路,熟悉與他們的互動與配合方式,然後就可以順利開創出一番事業。其他諸如廣告、美工、動畫等需要大量創意人才的行業更是如此。
這種靠創意與智慧財產的專業由於屬技術密集,成本低,導致投資金額也低,通常不會引起官方的特別注意與重視,所以並不一定要在大陸成立公司(僅以工作室名義存在即可)。如此,就會因為獲利金額不一定在大陸收,所以在所得收益上,比較不會有稅制的問題。
坦白說,大陸人目前還是停留在認為做公司或做生意一定要以開門見客進出的方式。只要你有很多客人上門,或是貨物進出,他就認為你的生意是賺錢的,那麼隨時就會有很多相關單位的人「不請自來」了。而不需開門見客的智慧型產業,他們會覺得你這裡又沒有很多人進出,能賺什麼錢!自然有很多的不必要開銷可以節省,稅自然也查不到你頭上。
當然,只要所處專業的內銷市場成熟,智慧型產業也可以從事內銷業務(如才能有發票開立),只是這個時機應該在中國大陸進入 WTO 以後。這是因為你現在要去大陸設公司就算外資,外資的投資門檻就是 30 萬美金,這在一般的小企業是無法應付的。但是,WTO 進入後,這樣的限制就必須強制取消了。從那時候起,大陸人花多少錢設公司,我們就花多少。
另外,還有一種有公司牌照來營運會比較方便的智慧型產業。這些產業如,建築師、會計師、律師、室內設計師..等「師」字輩的行業。就如同臺灣,要進入這群「師」字輩的領域中,都必須經過國家考試。其中,律師與會計師因為還牽涉到關係重大的師承與流派,目前多由臺灣的學界積極爭取進入北大的相關科系研究所,取得師承後,再經考試取得執照。相信不用特別說明,您也可以瞭解:如果一個年輕人能分別取得臺灣與大陸二地的會計師或律師資格,在二岸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與未來,無異是取得了一張充滿「前途」與「錢途」的保證書。
在建築師方面,大陸實施的是建築設計院蓋章負責制,所以建築師的地位在大陸並不如臺灣的建築師那麼高。在進入 WTO 後,外國建築師也可以進入大陸拿業務,所以,屆時只要我們的營建業者也能啟用臺灣自己的建築師,然後再配合大陸籍的建築師,專門在大陸建造具競爭力的建築物,相信就可以再開創另一番景象。此外,與建築業相關的室內設計師在大陸也是蠻有前
途的行業,但是仍需經考試。
那麼醫師呢?醫師的問題恐怕不在於能不能去,而是願不願意去。這是因為大陸的生活水準平均並不高,除了醫療的收益不會比臺灣高之外,慣用西醫治療方式的臺灣醫生並不一定就能獲得已習慣先中後西合併療法的大陸人青睞。不過,如果說要與大陸方面合作開醫院,那可能就會有意願了。王永慶先生即將在大陸建立的二所醫院,其成效如何,目前也相當受到醫師們的關注,可能將是醫界前進大陸的重要指標。』
E-2-2 容易在大陸認賠的行業特性
『容易賺錢的講完了,那一定也有容易認賠的行業囉!以下,就來談談一些在大陸比較不能做,或是做起來比較辛苦的行業:
1.小額投資的餐飲業。在身無其他一技之長的情況下,餐飲業好像是絕大多數人很容易從事的行業。大陸人尤其如此,什麼都不會的,煮個菜總會吧!因此,要在大陸從事餐飲,除非真的特別有手藝或頗具規模,否則將面臨很強烈的競爭。開餐飲其實還要看在哪裡開,以及是否有特色。像在北京已經很流行的泡沫紅茶,早期開還能賺錢,現在開可能要面臨的競爭就很大了。老師的意思是:餐飲業不是不能開,而是它是一種別人可以很輕易模仿的行業,做起來會很辛苦,再加上異地經營還要打持久戰,沒有異於常人的毅力與體力,不要輕易嚐試。如果一樣要這麼辛苦,那留在自己的故鄉打拼豈不更好!
2.加盟聯鎖店。不知道是誰告訴我臺灣辦了一個大陸加盟聯鎖店招商的展覽會,吸引了不少的人潮,讓我感到一股莫名的激憤。想不到景氣都已經這麼差了,還要人要來騙臺灣人的辛苦錢。凡是久住大陸的人都曉得,大陸的加盟聯鎖店已經不少,像是早期的「永和豆漿」、「真鍋」..等,一直到現在的「快可立」、「蔡燕萍」..等,一時之間,臺灣的品牌仿彿正充斥著大陸的大
城市。但是,究其幕後是否適合臺灣的民眾來異地經營,可能就是一個大問號?難道臺灣的民眾真的被不景氣給沖昏頭了?還是自己的同胞為了要賺一點加盟金,而以「老僑吃新僑」的心態來哄騙無辜的民眾?
其實要加盟店的經營者多半適合本地人,這些小品牌要真的能賺錢,那他們自己找大陸當地有房有地的人立門市去做最快了,何必找臺灣人?那就是要欺負這些既落難又對大陸不熟悉的民眾囉!以「真鍋」來說,二年前他們進入上海,是經過選擇謹慎評估的,因為大陸人並不習慣喝咖啡。同時,他們的團隊本身就切入此專業經營,對加盟店的選擇也不是誰說要加入就讓他加
入的,以維持自身的高格調招牌,如今,他們先於上海站穩腳步後,才逐步再到各省設分店。可是,一般的小品牌加盟店多半就是要你的加盟金而已,對於後續的服務幾乎就是自生自滅式的。即使是像「永和豆漿」這麼知名的臺灣品牌,到了大陸就變樣了,凡是去過北京與福州「永和豆漿」的臺灣人一定能瞭解:那真是各唱各的調,自己吹自己的號,一點都不是臺灣風味的「永和豆漿」。您說!這樣的糟蹋品牌,最後不死也會重傷,既如此,那即使加入又有何用!
事實上,要到大陸做什麼行業,先不要急,到大陸找個地方住下來,三個月,甚至不要三個月,你就會有所體驗與決定了,那時候相信你也會同意我以上的這種說法。
總而言之,凡是靠體力與勞力的工作,我們實在都競爭不過大陸人。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很快,在商業競爭下,一旦他被你的作法打了一拳,他就會迅速的模仿你的方式來跟你競爭。你會搞小品牌加盟店,大陸現在本土的小品牌加盟店也愈來愈多了。在這種情況下,你非要賺 10 塊才能養活臺灣的家人,他卻只要 1 塊就可以過日子了,怎麼跟他拼?因此,凡是靠體力活兒的,在現階段中,都僅適合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做。
E-2-3 潛藏的大陸投資風險
接下來要告訴各位的,就是大陸的潛藏的投資風險分析。事實上,如果你現在到大陸的民間上去問,多半大家會告訴你:前二年的錢還好賺,這二年就比較差了。可是,大陸的經濟成長與股市不是都還有著亮麗的表現嗎?怎麼民間的感受與媒體講的不太一樣呢?而這種落差正是其風險所在。目前大陸有4個較大風險,茲分 述如下:
1.農村賦稅的不公,促使大量的農村人口棄耕並移動到城市找工作,進而導致娼妓與犯罪升高。預估加入 WTO 後會讓此情況更趨惡化。中國自古以來, 執政者最怕的就是農民因餓肚子而造反,共產黨則對此情況非常小心,稍有「點火」,隨即撲滅。再加上中共因對「叉叉公」事件的處理不當,使「叉叉公」未來非常有可能造成農民暴亂的導火線。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共固
執的一定要將一個原本單純的健身組織給妖魔化,欲除之而後快的真正原因了。
2.民間下崗情況嚴重,尤其是北方與內陸。經營不具效益或是政府為了進入WTO,在制度上不再保護與支持的公營單位正以更快的速度瓦解中,使得失業人口大量增加,有工作的人心惶惶。預估也是在進入 WTO 後,此情況也會更惡化。
3.民間的消費力並未因高成長率而成長。在過去的二年中,中共以彈性放假的方式分別於過年、五一節與國慶加長連續假期,期望刺激民眾外出消費,但是卻沒有很大的作用。民間因為對未來沒有信心,所以不敢花錢,而銀行卻有一大堆錢貸不出去(因為有很多會貸款的公家企業已倒閉),內需就不振,經濟就會停滯;況且目前中國的銀行存款有 80% 集中在 10% 的人手裡
,換句話說,就是貧富差距嚴重。在另一方面,政府卻因為沒錢而要大量發行債券來擴大內需,也就是向人民借錢來建設,西部大開發的案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這些問題在外資源源不斷的進入時,可能不會突顯,但是萬一國際景氣強力走跌,進而開始對大陸產生影響時,麻煩可能就要來啦...
4.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導致國家經濟在檯面下有很高的內耗與民間的不滿。其中,內資大量外逃的現象已趨嚴重,而迫使中共現正加緊立法防堵中。所謂「內資外逃」就是中共內部的高官或企業經理人,或對政權沒有長遠的信心,或因貪污等個人因素,利用「黑市」將人民幣或外匯換成古董或貴重金屬到外國變現,或利用與外資交換..等多種手段變成國外私人資產等行為。其
嚴重程度已逐年遞增。1998 年,中國外貿順差了 400 多億美元,但是外匯僅增加 50 億美元。到了公元 2000 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共 1655 億美元,在經濟成長率達 7% 的狀況下,卻只比前一年增加 109 億美元。這就充分證明了有人正以不法的管道偷國家的錢,並將其往國外送,甚至再以外匯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匯回國內,以造成國外投資的假象。內資外逃的現象將相對
抵消辛苦所吸引的外資所達到的成果,只是此現象似乎在外資大舉進入中國時掩蓋了,但卻瞞不過國外經濟觀察家的眼睛與數據。
當然,其他還有很多潛在屬地區性的小風險,這些小風險諸如地方政策的延續與執行性、地方領導人的行事風格、地區保護主義色彩、官員的介入干預..等,有 區域比較明顯,有些區域比較成熟,要看你在那裡。一般說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較先進的城市會比較好,愈往內陸或非熱門投資區域會愈嚴重。
正如同我先前所說,任何的國家社會都有其正面優勢與反面危機。當優勢凸顯時,有人躅躑不前;當危機出現時,也有人大膽逆向操作。其關鍵僅在個人的經驗想法與一念之間而已。
事實上,這樣的風險看在一生精明,經歷大風大浪,運籌帷幄的老闆們眼中,並非無動於衷,而是都各有盤算,但是平常絕口不提。要說臺灣的老闆們精明,是一點也不為過的。他們不但個個精明而且也是全世界最會「哀」的商人。我還記得當初因為外銷暢旺,就像大陸現在一樣,Made in Taiwan 的貨品橫掃美國,臺灣商人因而賺飽了美元,而使貿易逆差擴大,老美也生氣了,就逼臺幣升值。當台幣從1 比 40 漲到 1 比 35 時,全臺灣的企業不論大小,在經濟部的帶領下,全體「哀號」,並發動媒體報導,讓政府去跟老美說不要再給台幣升值壓力了,廠商全都
要活不下去了。老美竟也相信,就放鬆逼迫升值的壓力。但是在隨後一年裡的動作,臺灣簡直是以傾銷的方式將貨品輸往美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這下美國人又按奈不住了,再施加壓力,讓台幣又升到 1 比 33,這下台灣商界、媒體與政府又全體大「哀」,美國又不忍心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讓台幣從 1 比 40 漲到 1 比28 整整走了快十年,而台灣的繁榮也在這段時間達到了巔峰。每每跟同齡的臺灣朋友在機場或飛機上談起這段故事,大家就津津樂道而相互印證。說實話,經歷那種成長的成就感、喜悅與興奮,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所能體驗與理解的。
臺灣商人最會「哀」,現在也用在彼岸與我們自己人身上,所以大家對台商的民意調查數據不要太認真看,因為根本看不出來,也問不出心裡話來!一切都在他們自己心中暗自盤算著。就像我的一位老闆朋友私下跟我說的:『只要趕快賺回第一個資本額,出什麼大事,要跑也就幾只箱子啦!』
E-3 對大陸投資者的忠告
(學生提問)
『既然如此,那麼再請問老師:對要到大陸投資的投資者們還有何更進一步的忠告?』
(老師答覆)
『是的,接下來會面臨的較大問題,就是要合資還是獨資?以及投資後,投資者本人對大陸事業的心態。以下,就開始來聊聊這方面的問題...』
E-3-1 合資或獨資?
對許多中小企業主來說,很多過來人對在大陸與人或單位合資時都有非常不愉快的經驗,這確是事實。我在此舉一個很單純的個案來充分反映大陸人的合資心態:
『在福州,由於有很多臺灣人的親戚,所以經常有臺灣人過來。福州人很喜歡開店做餐飲,自然就會找上很多臺灣的「呆胞」要合作開快餐店或餐廳。對臺灣人來說,反正投資個一、二萬元人民幣也不算多少錢,又可以有當地人幫忙賺錢,吃飯的問題也能解決,心態上不會有什麼抗拒,就投資了。投資後,福州人就要臺灣人的資金到位。從臺灣人的角度看,這也沒錯,總要有資金將店面承租下來、裝修一下,以及採買、雇工等,這些事兒當然由福州人做。就這樣 ,一切正常開業,然後才發現生意入不敷出,門可羅雀,撐了一個月後,臺灣人看這樣下去不行了,散夥、錢認賠殺出。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件錯估的投資事件。
從幕後來看,就全不是這麼回事了。這是有計劃的坑陷。首先,臺灣人拿出資金來,福州人卻一毛沒拿,採買以及所有的開銷報銷上,福州人全都灌水二以上,換句話說,一個鍋子買才 10 塊,他報帳卻報了 20 塊以上。臺灣人對物價的觀念還停留在臺灣的水準,福州人就是再高報三倍到五倍,臺灣人還是覺得便宜啊!同時,本來就是要騙錢的,福州人對後續的經營自然不會盡心,生意當然就做不下來。當臺灣人認賠殺出時,他又將已裝璜好的全新店面轉手再高轉讓出去,一前一後,所有臺灣人投資的錢就等於全數歸他所有。錢到手後,福州人全家就搬離該地,而後來轉讓來的本地經營者繼續在原地經營,生意卻還不錯!換句話說,他們利用臺灣人對本地物價、行情與經營慣例的無知,以及好面子的心態,扮豬吃老虎。一年如果能找這樣的幾個「呆胞」,他的日子就很好過了。而以合資方式詐騙臺灣人的現象,全大陸幾乎都有,而在
福州、廈門等臺灣人親戚多的地區則非常普遍,同胞要小心!』
這樣的個案與林林總總的經驗都在在指出:在合資的議題上,或許有低層、高檔的合作對象與行騙手法,但是其心態幾乎如出一轍。那就是「貪小便宜,不看長遠」。你永遠也無法要他們往長久看,因為他只看到你的投資金額如果能變成他的他就發財了。他們與你合作不是為了要長久發展,而是要把你搞垮後,將你的那份佔為己有,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一筆財富。工廠合資的不愉快事件更多,外表上看其來是經營權與人事權之爭,但骨子裡就是資金已拿到,要你趕快滾蛋,他好全權做主。麻煩的是:在他們的心態上並不認為這是詐騙,而是大夥兒理念不
合理智分手的!
近年來,臺灣人已經逐漸學乖了,寧願新建工廠或整廠給他買下來,然後獨資,死也不肯跟他們合資就是因為這樣,除非是要做關係或特殊因素才有合資的可能。因此,現在他們的國營單位或工廠快速解體無人肯接也是這個原因。自食惡果,也算天理循環。如果您現在在大陸的投資案屬合資,那就請特別小心!
進入 WTO 後,由於外國人可以與大陸人享有一樣的經營權利與義務,所以預估:除非是大型或超大型需要大陸資源的投資個案,否則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投資個案都會趨向以單純的獨資方式進行。
E-3-2 投資者對大陸事業的心態
放開大型企業不談,前進大陸的中小企業老闆們在評估投資的過程中,有些是被逼來的,有些是有備而來,有些則是直覺的認為該來而來了。老闆嘛!總是很忙,所以中型企業的老闆對大陸的評估工作可能就派人來,而小企業一般都老闆自己來。當然,再怎麼說,自己來的感覺與派人來的感覺是不同的,員工就是經驗不足才會做員工來學習,所以派他們來評估,他們總會加上他們自己的淺見與看法,而就這些淺見與看法可能會誤導老闆。因此,不論是中型或小型企業的老闆們,我們都建議:如果公司投資大陸不是鬧著玩的,或是應付股東的一個障眼法,那麼親身的參與評估與體驗是有必要的。
當一旦決定投資後,老闆們對大陸事業的心態作法與在大陸的投資是否成功就會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說來,事業創始之初,身為企業龍頭的老闆本來就要付出,如果不付出,而事業還能向上增長,那就純屬運氣了。從我身邊認識的老闆朋友來看,有這樣運氣的老闆顯然沒有。當你有事業在大陸時,切忌以下現象:
●派一名中層幹部或新進員工到大陸為你打天下。我必須這樣告訴您:人到一個新環境去的時候,一定不會心甘情願。甚至在遭到挫折時,就停在那邊等待救援,那您的這個大陸事業將變成包袱,得不償失。反過來說,如果這個人派對了,那麼經過一陣的努力與辛苦後,公司業績可以成長。可是久居當地後,該仁兄必定會與當地的利益結合,最後桶出來的簍子,可能會更加嚴
重而難以處理。這種個案發生太多,實例不勝枚舉。一般建議:同具有共同利益的合夥人一起分擔大陸的事業的主持會比較保險。要不然,就是將已經比較有制度化與上軌道的臺灣公司交由股東或合夥人處理,自己上前線。以這樣的心態來做大陸事業的老闆成功機率較大。
●回台時讓公司只有大陸人。大陸的員工可能聽話,但是較無自制力。只要群龍無首,他們就很會「自我管理」,保證效率一落千丈。因此,不只是經營層面的輪替很重要,管理層面的台籍幹部輪替制度也一樣不可缺少。如果公司或工作室規模小,實在沒有人可輪替,那也可以採於平時加重工作工時,然後於回台時,以睜一眼閉一眼的方式,讓他們稍微「休息」一下,但是絕不能明講。
●在管理與生活的待遇上將台籍幹部與大陸人明顯分隔。階級的分隔在管理上勢不可為,因為易生糾紛與心態上的不滿。我們可以對大陸員工施以軍事化的管理,但是卻需一視同仁。再說,普遍的看法與意見也是說:如果要長遠
做,本土化的管理應該是台商老闆於工廠建置後應該努力的目標。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台籍幹部就應該減少並開始嚐試性的採用大陸籍幹部。其實大陸人的習性與劣根性是政治制度與地區風俗的產物,年輕人的可塑性還是很高、可教導的。老闆們應該積極的為自己的事業培養本地管理人才,而在未來擴張企業版圖時,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發生事情時,以非法或檯面下的方式處理。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是咱們中國人傳統的處世心態。但是,身在異地,雖然語言風土熟悉,畢竟我們還是外來者,無法充分的預知在大陸什麼事用哪種方式處理會向什麼方向發展。因此,無論有什麼事就應該循合法途徑來處理。如果企業有太多把柄在他人手上,那麼或明或暗的勒索就會層出不窮。換句話說,老闆們一
定要對大陸的法律有基本的認識,或是身邊有一位可隨時諮詢的法律顧問。
如此,一旦有棘手問題時,就能循法律途徑往正確的方向處理,同時,也能讓員工知道老闆處理事情的立場與態度,就不會讓員工有可乘之機私下拿公司的名義亂搞。
E-4 人才的聘用問題(大陸的學制)
有事業在大陸難免就要用人。所以,當您在面談員工時,就要對他們的學制有深入的瞭解。因為這裡面有些地方與臺灣是不同的。
我們就從他們小學講起吧!他們的小學原本是5年制,1984 年起才改為6年制。5年制也好,6年制也罷,基本上對學生的程度上沒什麼差別。到了初中以後,學制也是三年。基本上,農村的女孩或男孩能將初中讀完就不容易了,多半都只是讀到初一、二。這這部分的女性人力流到城市就成了目前工廠、站店櫃台、娼妓、幫傭、餐廳服務員..等人力的主要來源;男性人力則成了工廠、送貨小弟、小偷、雜工、建築工人..等人力的主要來源。這部分的低層人力也是目前中國大陸人數最多的人力,佔 80% 以上。特色是:價格低,遍地皆是。能初中畢業再往高中讀的人口就少很多了,因為要透過所謂的「中考」,因此能再向上升學的學生,多半集中在城市地區以及鄉村中的少數。
透過「中考」(中等考試)後可以就讀的學制有三種:那就是:高中、職高與中專。一般說來,有很多需要趕快就業以負擔家計的就選擇就讀「中專」;中專是四年制,也有三年制,就是我們以前的「五專」。希望以後還要考大學的就爭取考入普通高中。最後,「中考」成績最差的則分發到「職高」,也就是我們的「高職」。這部分的人力現在正是中共的中堅人力,一般如工廠基層幹部、農村基層幹部..等,多屬這類層次的人力。這類人力由於多讀幾年書,識字、表達與應對的能力較強,在台商工廠裡的基層管理人員也可多採用這類人力。
高中階段完成後,普通高中與中專的學生都可以再參加高考或就業。可是,在正常情況下,已經讀到高中的學生多半能體會:學歷即未來。因此,一般都會參與所謂的「高考」(高等考試),就是我們的大學聯考。在這個階段也有三種學制。依分數錄取的順序分別是:「大學本科」、「大專」與「中專」。其中,大學本科就是我們的大學院校,大專就是我們現在已幾乎消失的專科,最低層的「中專」則是二年制中專,也就是我們以前的「二專」或「三專」。這部分的人力則多屬中層技術或管理人力。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們的本科大學生或是研究生分有文憑有學位,以及有文憑而沒學位兩種。怎麼說呢?因為共產黨對人才的要求在學歷上是非常嚴格的,他們認為讀書不好好讀,還讀到當掉,那還有什麼資格要學士或碩士學位,所以只要曾經有多少學分或學科被當掉(由各系自訂),即使重修過關,畢業時也不能授予學士或碩士學位,只能有文憑。因此,只要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又能擁有學士或碩士學位者,就是讀書還算認真的學生。在他們的社會裡,對這二種人的起薪與待遇是不一樣的,提供給我們台商老闆用人時的參考。這要是咱們的大學與研究所也實 施這種制度,包管有很多愛玩但腦筋靈活的孩子拿不到學位!
同樣的道理,在他們公家單位裡工作,為了爭取配房福利,就要「評職稱」。例如,一位中專畢業的年輕人於工作數年後,就可以由單位報准去考試以「評職稱」。考試通過者,就可以由助理工程師升為工程師。那麼分房配給就可以由 60 平方米提高到 80 平方米,同時工資也有小幅度的增加。可是他卻永遠無法再由工程師透過「評職稱」的方式到高級工程師,因為高級工程師的「評職稱」一定要大學本科畢業者才能考(雖然也有特考來讓非大學本科的畢業者有機會翻身,但是這些都要所屬單位同意,經常會有很多因素而難以取得)。換句話說,他這前半生的讀書過程,已經被他的國家與共產黨認定最多只是一個適合當工程師角色的人,不管他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辛苦,能憑實力再往上爬的機會將微乎其微。因此,台商只要在能力傑出的這類人才上予以適當的支持與鼓勵,他們無不感激涕零,鞠躬盡瘁,全力以赴,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提供給我們台商老闆們參考。
E-5 臺灣人的韌性與弱點
有很多臺灣的知名人士與媒體報導都擔憂的說:臺灣有一天會成為菲律賓第二!但是老師要說:不會啦!為什麼呢?這是有很多事實可以印證的。
主要的支持論點就是臺灣人的韌性之強,真的要令人感動不已。早期到深圳投資的台商老闆們將當初創業的精神帶了過去,在那邊親自帶領員工們打拼,才有今日深圳的榮景。當時,深圳台商協會理事長最常去的場合並不是雞尾酒會現場,而是殯儀館,因為工作過度而累死的台商在深圳的折損率很高。即使是大陸的員工與官員看到這樣的情況都不禁感動淚下,更何況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只要在廣東與台商有接觸的大陸人,不論是員工或官員,都能真正的體會到為什麼臺灣人能在過去的年代裡創造出傲世的經濟奇蹟而感佩不已!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那並不是什麼「奇蹟」,而是自己的血與汗所累積的自然成果。
這麼一群傑出的人遠走他鄉,默默的在異地開創出他們的後續希望,他們是不懂政治的,無法也沒有時間參與國內政治的內耗,他們只知道以前就是這樣開創出事業的,今天,臺灣的環境讓他們有危機感,而需要遠走他鄉求生存。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也在飛機場或飛機上與他們萍水相逢交談過,你們一定會驚異的發現:只要能生存,他們幾乎什麼地方都去。有到中蘇邊境做為蘇聯與中共間「以貨易貨」橋樑的臺灣人,有到東北惡劣環境探求事業所需物資的臺灣人,有在過年期間拿起槍巡邏,以保護工廠免於土匪劫掠的臺灣人、有周旋於中共高官間,不畏強權努力自行爭取企業權益的臺灣人....臺灣人堅毅的面貌以及為生存而不屈不撓的精神似乎就在一架架滿載他們的飛機上生動的被呈現出來!而我要嚴正告訴各位的是:這正也是身為臺灣人的你,血液裡所流的精神與傳統!也因為這樣的精神與傳統,臺灣人或有可能因為日子好過了而暫時忘記了,或有可能因為生活舒適了而暫時失去了,但是只要痛苦了,挫折了,臺灣人就會再想起這些與生俱來的精神與傳統,而再度掌握未來!
坦白說,國內的不景氣以及失業風潮與臺灣的精英群國際化也有些關係,這群精英在看待企業生存的問題上,不過多的滲入政治因素,而致力於企業本業的經營與未來前景。因此,目前臺灣的不景氣事實上並沒有影響到這批人,影響較大的反而是老百姓與不思經營本業而過度依賴政治運作的企業體。
因此,將很多該學的技術放下,很多該做的事不去做,而過度的將任何事泛政治化正是臺灣人目前的盲點與弱點。今天,在整個國際社會與商場競爭下,我們會分析人家,人家也正在分析我們,以找出足可讓我們致命的弱點來攻擊我們。這樣,當他們在同我們競爭的時候,就有機會徹底擊垮我們。所以,自己要趕快警覺的反省並改正。
對正在工作崗位上,靠薪水過日子的臺灣人來說,必須知道在老闆的圈子裡,他們心裡在想什麼。我問過很多身為老闆的朋友說:『在除去薪資水平的因素下,您會比較喜歡在那一邊做老闆?』,很遺憾的是:有百分之 70% 的老闆會回答:大陸。對時下臺灣年輕員工普遍的不敬業心態、韌性差與自我性太強的現象,是台老闆間普遍的抱怨。這也是提供給大家自我檢討改進的。沒錯!員工與老闆間的角色從某個角度看是對立的,但是卻有更多的角度證明老闆與員工是相互依存的。
在大陸外商員工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給自家幹,前途無亮!給老美幹,神經潰散!給老日幹,身體缺氧!給臺灣人幹,沒死不算!』
就可以想見台灣老闆那種勤奮、身先士卒,精力、耐力與韌性驚人的模樣。不過,大陸人抱怨歸抱怨,當他們領到工資時,表情還是很愉快的。而這就是我們當初創出經濟奇蹟時,勞資雙方的和諧景象,但是這樣的景象在臺灣已不復見,但卻在彼岸重生,這豈不是一件最諷刺的事。
E-6 後記
我到大陸多年來,在我所從事的專業上,一直無法取得別人可以真心告訴我的寶貴資訊,使我不得不自己去摸索。有很多事情都是聽一些與我事業上沒有利害關係的台商朋友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因此,在記述這些談話時,我不像報紙或媒體或有刺激閱報或收視的目的與考量,需要「加工」或偏向一些事件的報導;相反的,我僅以一位老師的身份,在無任何的顧慮與考量下,無條件的將經驗以最直接最赤裸的語言來描述給我們的讀友。在這之中,或有正反二面,但在在都是要提醒您值得注意或考慮到的事項,以將我們已經碰到的經驗成功轉移給您,希望減少您可
能會面臨到的任何風險,而這些風險原本是可以不必發生的。如此,只要能讓各位成功的投資機率或案例能再多添幾個百分點,於願已足。
我一直在想:臺灣未來的後代子孫勢必是很「國際化」的,而像對大陸這種區域性的投資行為並不等同於「國際化」,但是卻也只有投資區域均衡的「國際化」投資行為才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現在我們將投資放在大陸上,只是因為時勢、語言與同民族的地緣關係而已。這原本就是很單純的思考與想法,但如果還要硬將其加上政治因素,使問題複雜化,那就非後代子孫之福了。我誠摯的呼籲:
『我們這群自小就生長在臺灣的人,一出生在心態上就一直受到中國大陸的武力威脅,到今天都還不能脫離這樣的陰影,致使在求生存的同時,總是要為自己謀後路,為隨時可能的變化做準備,天曉得我們有多厭煩這樣的事!人家美國、日本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可沒有這樣的壓力啊!所以,我們真的不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還要繼續生活在這種壓力下。
可是願望是願望,現實則歸現實。今天,到大陸來並不是因為大家忘了他們還在威脅我們,而是避開政治層面,純就經濟生存面而來。大陸今天能發展我們來,有一天她它走下坡了,大家走,不會多所留戀,這是大家心裡都清楚的事。重點是:不管在哪裡或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都要來去自如!
如果您還年輕,那麼就趁年輕時多到幾個先進國家走一走,以準備在您壯年時期能順利的將視野擴充到世界。假若您已兒女成群,事業也已穩定,那麼也請多支持教育子女們,讓他們的眼界朝向更寬廣的世界社會。千萬不要只看臺灣這個島,而在心態上處處只存在本土化的狹隘地域眼界,過度熱衷於政治,將只會讓自己或後代愈來愈不如別人。走不出臺灣,臺灣充其量也不
過是一個比綠島大一點的監獄島而已!』
這個聚會的記實並未結束,新圍爐夜話更精彩的「大陸問題之溫柔鄉陷阱篇」
將於:
<
一書中繼續登場。關心台商感情世界與二奶風雲的讀友敬請期待!我們下次見...
2000.2.28 謹記於北京
--
☆ [Origin:椰林風情]